试题详情

试题内容

【说明】
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防护的第一道屏障,通常用一系列的规则来实现网络攻击数据包的过滤。
【问题1】(3分)
图3-1给出了某用户Widows系统下的防火墙操作界面, 请写出Windows下打开以下界面的操作步骤。

【问题2】(4分)
Smurf拒绝服务攻击结合IP欺骗和ICMP回复方法使大量网络数据包充斥目标系统, 引起目标系统拒绝为正常请求提供服务。请根据图3-2回答下列问题。
(1)上述攻击针对的目标IP地址是多少?
(2) 在上述攻击中, 受害者将会收到ICMP协议的哪一种数据包?

【问题3】(2分)
如果要在Windows系统中对上述Smurf攻击进行过滤设置, 应该在图3-1中“允许应用或功能通过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”下面的选项中选择哪一项?
【问题4】(2分)
要对入站的ICMP协议数据包设置过滤规则,应选择图3-3的哪个选项?
【问题5】
公明密码体制有两个密钥,一个是公钥,一个是私钥。其中一个用于加密,可以用另一
【问题4】(2分)
要对入站的ICMP协议数据包设置过滤规则, 应选择图3-3的哪个选项?
【问题5】(4分)

在图3-4的端口和协议设置界而中,请分别给出“协议类型(P)”“协议号(U)”“本地端口(L)”“远程端口(R)”的具体设置值。

查看答案

软题库参考答案:暂时没有答案(仅供参考)

软题库解析:正在加载....

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

1题:阅读下列说明,回答问题1至问题4,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。
【说明】恶意代码是指为达到恶意目的专门设计的程序或者代码。常见的恶意代码类型有特洛伊木马、蠕虫、病毒、后门、Rootkit、僵尸程序、广告软件。
2017年5月,勒索软件WanaCry席卷全球,国内大量高校及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被攻击,文件及数据被加密后无法使用,系统或服务无法正常运行,损失巨大。
【问题1】(2分)
按照恶意代码的分类,此次爆发的恶意软件属于哪种类型?
【问题2】(2分)
此次勒索软件针对的攻击目标是Windows还是Linux类系统?
【问题3】(6分)
恶意代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什么?
【问题4】(5分)
由于此次勒索软件需要利用系统的SMB服务漏洞(端口号445)进行传播,我们可以配置防火墙过滤规则来阻止勒索软件的攻击,请填写表1-1中的空(1)-(5),使该过滤规则完整。
注:假设本机IP地址为:1.2.3.4,”*”表示通配符。
4题:阅读下列说明,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5,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 应栏内。
【说明】
DES 是一种分组密码,己知 DES 加密算法的某个 S 盒如表 4-1 所示。

【问题1】 (4分)
请补全该 S 盒,填补其中的空(1) - (4),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。
【问题 2】 (2分)
如果该 S 盒的输入为 110011,请计算其二进制输出。
【问题3】(6分)
DES加密的初始置换表如下:

置换时,从左上角的第一个元素
2题:试题二(共20分)
阅读下列说明,回答问题1至问题5,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。
【说明】通常由于机房电磁环境复杂,运维人员很少在现场进行运维工作,在出现安全事件需要紧急处理时,需要运维人员随时随地运程开展处置工作。
SSH (安全外壳协议)是一种加密的网络传输协议,提供安全方式访问远程计算机。李工作为公司的安全运维工程师,也经常使用SSH远程登录到公司的Ubuntu 18.04服务器中进行安全维护。
【问题1】(2分)
SSH协议默认工作的端口号是多少?
【问题2】(2分)
网络设备之间的远程运维可以釆用两种安全通信方式:一种是SSH,还有一种是什么?
【间题3】(4分)
日志包含设备、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各种运行信息,是安全运维的重点关注对象。李工在定期巡检服务器的SSHH志时,发现了以下可疑记录:
5题:

阅读下列说明和代码,回答问题1和问题2,将解答卸载答题纸的对应栏内。
【说明】
某一本地口令验证函数(C语言环境,X86_32指令集)包含如下关键代码:某用户的口令保存在字符数组origPassword中,用户输入的口令保存在字符数组userPassword中,如果两个数组中的内容相同则允许进入系统。

【问题1】(4分)
用户在调用gets()函数时输入什么样式的字符串,可以在不知道原始口令“Secret”的情况下绕过该口令验证函数的限制?
【问题2】(4分)
上述代码存在什么类型的安全隐患?请给出消除该安全隐患的思路。

4题:

阅读下列说明,回答问题1至问题4,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
完整内容请通过题库练习系统作答
4题:

阅读下列说明,回答问题1至问题4,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。
【说明】
用户的身份认证是许多应用系统的第一道防线、身份识别对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保密及其重要,以下过程给出了实现用户B对用户A身份的认证过程。
1.B –> B:A
2.B –> A:{B,Nb}pk(A)
3.A –> B:b(Nb)
此处A和B是认证实体,Nb是一个随机值,pk(A)表示实体A的公钥、{B,Nb}pk(A)表示用A的公钥对消息BNb进行加密处理,b(Nb)表示用哈希算法h对Nb计算哈希值。
【问题1】(5分)
认证和加密有哪些区别?
【问题2】(6分)
(1)包含在消息2中的“Nb”起什么作用?
(2)“Nb”的选择应满足什么条件?
【问题3】(3分)
为什么消息3中的Nb要计算哈希值?
【问题4】(4分)
上述协议存在什么安全缺陷?请给出相应的解决思路。